所有饲料原料含有来自纤维、植酸和对蛋白酶作用敏感的因子的ANFs 复合物。玉米中的大量P 与植酸相结合,可以通过添加植酸酶将其释放。
玉米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不溶性NSP,这些NSP 也可能被木聚糖酶裂解。来自乙醇工业副的产品( 玉米基或小麦基干酒糟可溶物) 含有较高水平的NSP,因添加木聚糖酶而使其价值得到提升。
大豆的营养价值可因添加植酸酶( 分解植酸)、木聚糖酶( 降解纤维) 以及蛋白酶( 减少抗营养因子) 而得到提高。
因此,每种酶的作用模式可能具有加性效应。添加多种、现有的酶可能比添加单一的一种酶释放出更多的营养,同时能够更多地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良作用。
Nortey 等(2007) 的研究表明,日粮中磷的消化率在添加植酸酶或木聚糖酶后得到了提高,但当同时在小麦型日粮中添加这两种酶后能得到最大的提高( 图1)。
![为什么使用复合酶 为什么使用复合酶]()
这项研究还表明,植酸酶和木聚糖酶能够改善能量和赖氨酸的回肠消化率。这表明多种复合酶在提高单一营养物质消化率水平上远甚于其单独的功效。
植酸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的作用模式存在互补性,应该能在不同饲料原料间产生更一致的结果。此外,在饲料原料的质量较差或多变时,这些反应将更强烈。
由于饲用复合酶能够为可持续动物生产提供一个重要的潜在解决方案,因此它的应用应运而生。酶不仅能够提高昂贵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而且可以通过降低抗营养因子(ANFs) 的不良作用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因而,有利于降低动物生产成本。酶能够减少矿物质、氮和碳的潜在排泄,这些物质在品质较差的饲料原料中含量较高。一般情况下,多种酶联合应用时,酶的功效将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