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我国油脂制取主要采用浸出法和压榨法 . 浸出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将油脂从原料中萃取出来 . 压榨法不借助化学试剂,而是采用物理机械挤压的方式将油脂从原料中提取出来,近年来,为提高油脂品质和产率并获得高质量蛋白副产物,水酶法制油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水酶法是指采用能降解油料植物细胞壁,或对脂蛋白、脂多糖等大分子复合物具有水解作用的酶来处理油料,破坏其组织结构、水解大分子复合体,并利用非油成分对水和油亲和力不同以及水油的密度差将油脂提取出来 影响水酶法提油效果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油料的破碎粒径、酶的种类、酶浓度、料液比、酶解时间、温度、 pH 等,具体酶解工艺参数的选择与油料组织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酶种类的选择取决于油料的结构及其细胞内的组分。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可提高大豆粉的出油率,且碱性蛋白酶的出油率更高。蛋 白 酶 、 磷 脂 酶 对 大 豆 饼 粕 的 出 油 率 分 别 为96.0% 、 73.4%。单独使用蛋白酶出油率可提高到 88%。单一酶、复合酶对油料均有特异性。蛋白质作为大豆种子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蛋白酶加入后通过降解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有利于油脂的释放。果胶是油菜籽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果胶酶、纤维素酶、 β- 葡聚糖( 4∶1∶1 ) 复合酶,使出油率达到 91.6% ,这种酶的使用排除了出油率提高的障碍。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作用于芝麻和麻木油种子有较高的提取率,戊聚糖复合酶作用于葵花籽有较好的提油效果。在亚麻籽油提取中单独使用纤维素酶、 果胶酶、 半纤维素酶,油脂 得 率能达到66.1%。花生使用单一碱性蛋白酶可使油脂得率最高达到 79.32% , 降低了酶的使用生产成本 。
油脂提取中使用单一酶或复合酶没有统一的结论。酶的选择取决于油脂在油料细胞架构中的位置、 细胞中存在于油脂周围的化学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油脂与油料细胞内各类化学物质之间的作用力。因而,不仅要看油料细胞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 而且要研究油料细胞结构的构架和某些阻碍油脂释放的特定成分及特定的分子间作用力。油料细胞结构的细化研究是酶技术制取油脂的基础, 选择合适的酶制剂种类是酶技术高效制取油脂的关键影响因素。